版权所有 中联大恩新(北京)国际信息科学研究院      京ICP备14020655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教育部正式发布强基计划,2020年起取消自主招生

浏览量

      教育部表示,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今天,针对《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指出,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选拔定位不同,

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录取方式不同,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

 

两者招生专业不同,

 

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

 

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培养模式不同,

作为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强基计划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以学生高考成绩作为依据。

 

作为录取的重要依据。强基计划改变原自主招生“降分录取”的做法,高校将考生的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综合地评价。其中,高考成绩的占比不得低于85%。

 

此外,该负责人强调,强基计划将进一步严格规范招生程序,建立更高水平的公平保障机制,严格高校考核、完善信息公开公示。

      据了解,在计划起步阶段,教育部将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

相关高校可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据悉,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地址:

建国门外交公寓2-1-11(秀水街一号)

 

电话:

010-51143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