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 中联大恩新(北京)国际信息科学研究院      京ICP备14020655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太原

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开始进军海外!

浏览量

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开始进军海外!

日前,美国知名的《外交政策》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国教育全球化的文章,文章分析称中国教育正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这有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这一现象和趋势非常值得关注。

在一张西雅图全球创新学院(GIX)的建筑效果图上,学生们坐在灯火通明的教室里,有的挤在电脑前,有的围坐聊天,像是在讨论诸如可持续发展、移动医疗等全球性问题的对策。

全球创新学院是中国清华大学与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创办的一所研究生学院,今年秋季开始开放申请,第一批被录取者将于2017年入学。这是中国大学在美国落地的第一个项目,旨在通过“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模式”,培养“下一代前瞻者和开拓者”。

全球创新学院的创办,也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凸显的“全球化”趋势。然而,从中国以往在海外合作办学的经验来看,设计蓝图往往比实际收效要美好,吸引学生往往比想象中更困难。

高校“走出去”早有预期

近20年来,尽管纽约大学、杜克大学、诺丁汉大学等海外名校纷纷在中国设立分校,但中国的高校在国外却极少露面。然而,随着中国领导人发起的一场旨在提升教育软实力的运动,这种局面可能很快就会改观。目前已有的成果包括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和老挝苏州大学等。问题在于,非中国学生能否被这些中国高校吸引。

《外交政策》认为,中国政府热衷于做出这种改革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从19世纪的大英帝国到20世纪至21世纪初的美国,顶尖高校历史上在塑造世界主要大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2016年度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显示,中国大陆只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两所顶尖高校入围榜单前100名,分别位列第42和第47。这种情况暴露了中国对海外学生影响力的不足。

中国教育并不缺乏“全球化”的经验。1998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的一场演讲中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即“211工程”计划和“985工程”计划);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大讲话时重申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一目标;今年2月,中国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刊文指出“海外办学引领软实力提升”。

与海外高校的竞争也一定程度上激励了这种“全球化”趋势。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学教授凯文·金瑟(Kevin Kinser)说,中国总有一种“如果西方在做某事,那么中国必须要与他们在这方面竞争”的感觉。

2015年12月,教育部报告显示,中国教育部门目前共有4所机构和98个项目在海外运作。2016年3月,中国最大的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称,“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了”。除了马来西亚和老挝,中国高校正在筹划更多的国际合作。其中包括:浙江大学计划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开展应用数据科学方面的合作;北京语言大学计划在日本东京开设分校;同济大学与意大利展开合作,创建“同济大学弗洛伦撒校区”;以及最重要的——清华大学与华盛顿大学在西雅图合作创办的全球创新学院。

全球创新学院也许比其他项目更能吸引学生,因为其精准定位于科技领域,并且已有很多中国学生愿意到华盛顿大学学习(该校2014年共招收了3616名中国学生)。课程设计将融合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及经济管理学优势与西雅图的创新城市地位,且微软公司每年会提供4千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尽管全球创新学院风头更盛,但位于中国江苏的苏州大学才是中国高校开设海外校区的先驱。2011年,苏州大学在老挝首都万象创建了老挝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此举也是为了提高其国内声誉,正如老挝苏大副校长汪解先于2014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所说:“只有走出去,我们才能缩小跟中国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我们认为,老挝是一个合适的起点。”而对中国来说,苏大的尝试也能为其他大学向海外拓展“探路”。

老挝苏大最大的吸引点之一在于,学生可以学习汉语,这在中国影响力日益深入的老挝意味着更好的就业前景。2015年,包括老挝苏大在内,亚洲有10所学校的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参加者人数比2014年翻了一番。汪解先说:“到毕业时,我们的所有学生都能说汉语。他们至少能说两门语言,还通晓两国文化,在当地的中国公司会有不错的发展。”

海外办学有障碍也有期待

然而,这些海外分校还有许多障碍需要考虑。老挝苏大的学费是老挝本土大学的5倍,学生在老挝学习一年后,会转到苏州本校学习,学费也会更贵。2013年开始的永久性校园建设,也因用地争议而受到了阻碍。学校计划未来10至20年内招收5000名学生,但2014年只招到了50名本科生和100名夜校生。《外交政策》认为,该校的规划建设主要是为了凸显这一项目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实际的招生预期。

中国的高校还有更多的野心。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一座150英亩的中国校园在一片郁郁葱葱的绿地上拔地而起,这就是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这所学校的建设耗资3亿美元,且受到了中马两国的共同担保。

厦大马来分校校长王瑞芳说,学生们的积极性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尽管今年2月份的第一届学生只招到了187人,远低于到2020年从中国及东盟国家招收5000人的预期目标。王瑞芳也坦言,该校与马来西亚现存的众多高校竞争也是一大挑战。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称,随着学校的发展,他希望厦大马来分校能吸引东南亚各国的学生,打造一个“跨文化”校园。厦大马来分校开设的课程中,有80%是用英语授课。有人认为,鉴于当地马来人与华人的历史关系,授课语言和对当地华人社区的依附程度可能会影响该校软实力的提升。但厦大马来分校的一名马来籍学生告诉《外交政策》,这所学校吸引他的地方之一是:

“目前在各个领域,中国都在崛起成一个大国。所以,又何妨尝试一下这个国家的一流高校呢?”

让更多的年轻一代接受中国价值观,对中国来说是一项长线投资,因为这些年轻人中不乏未来的国家元首,可以为中外两国带来更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现任埃塞俄比亚总统穆拉图· 特肖梅(Mulatu Teshome)在北京大学完成了大学学业,当上总统后,穆拉图在埃塞俄比亚积极引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哈萨克斯总理卡里姆·马西莫夫(Karim Masimov)曾就读于武汉大学和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也是一位亲中人士。

如果中国的海外高校能吸引更多外国学生,那么未来国家元首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可能性也会随之提高。

在中国国内,人们对这些“走出去”的中国高校也褒贬不一。有些人把这视作祖国影响力提升的体现,为之感到自豪。在微博上,一位中国科技大学的学者认为,厦大马来分校的设立有助于消除马来西亚政府几十年来对华人的种族歧视。

而有些人则批评,高校“走出去”的选择权在学校或政府,而不在学生或教师,并认为这些“全球化”尝试最终会徒劳无果。有人在网上评论:“目前中国的大学并不具备‘国际化’的基本条件。”

还有一些中国人认为,支持高校海外办学需要政府资金支持,这会让用于本土建设的教育资金流向国外。高等教育策战协会主席亚历克斯·厄舍(Alex Usher)认为,尽管海外分校可以有效提升高校软实力和形象,但前提在于“你愿意牺牲大量金钱”。《外交政策》认为,中国的高校目前并没有表现出过度担心未来收益的样子。厦大马来分校称,该校将汇集一切资金,用作在马来西亚的奖学金及科研经费。

这些中国海外高校的目标学生目前定位尚不明确。有人认为,这些学校更像是为中国学生出国学习提供的校区。例如,同济大学弗洛伦撒校区一项春季学期项目就招收了29名中国学生。而全球创新学院等则会有更多元的生源。

 

《外交政策》分析称,近期,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中国教育机构的宏大计划,高校“走出去”一些初期的成功经验将成为重要的风向标,决定中国领导人是否希望把中国高等教育作为塑造中国形象的一部分。

地址:

建国门外交公寓2-1-11(秀水街一号)

 

电话:

010-51143886